中国平安的估值合理偏低:深度解析龙头保险公司的投资价值

元描述:深度解析中国平安的估值,分析其六大业务板块,并揭示其合理低估的本质。探讨平安面临的风险以及未来发展前景,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。

引言:

作为国内保险行业的龙头企业,中国平安在近年来经历了股价波动,引发了投资者对于其估值合理性的思考。尤其在疫情冲击之下,高杠杆行业普遍承压,保险股更是跌幅明显。但是,中国平安的估值是否真的偏低?未来发展潜力如何?本文将深入分析中国平安的六大业务板块,并结合其面临的风险和行业前景,探讨中国平安的投资价值。

中国平安的六大业务板块:

中国平安的业务布局涵盖了保险、银行、投资等多个领域,形成一个完整的金融生态系统。我们可以将平安的六大业务板块进行深入剖析,以更全面地理解其价值。

一、寿险业务:

中国平安的寿险业务一直以来都是其核心引擎,其产品价格较高,但销量却冠绝全行业,这背后是平安自身战略选择和强大的销售能力。平安的代理人队伍规模庞大,且拥有较高的产能和收入水平。

1. 代理人渠道:

平安代理人数量虽然增速放缓,但其质量却在不断提升,人均产能和人均NBV均高于其他上市险企。2019年,为了应对行业发展的趋势,平安率先开启了代理人高端化、精品化的转型之路,并对代理人团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,这显示出平安对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考。

2. ROEV指标:

ROEV是衡量寿险业务增长情况的重要指标。平安的ROEV平均增速为24.3%,新业务价值创造和内含价值预计回报是其主要贡献来源。

3. 估值展望:

对比友邦保险,平安寿险在EV和NBV的平均增速并不逊色,未来的EV增长潜力巨大。参考友邦的估值水平,平安寿险估值1.5-2倍PEV也不算太高,用2018年报7575亿的EV来计算,平安寿险估值1.14-1.52万亿。

二、财险业务:

平安产险是中国第二大财产保险公司,其车险业务市占率达到23.7%,综合成本率仅96.4%,大幅领先全行业水平。

1. 车险业务的优势:

平安财险在车险业务上拥有独特的优势:

  • 2007年开始开展车险电话直销业务,快速提升市场份额。
  • 综合成本率低,盈利能力强。
  • 全年案均赔付完成时间仅3分钟,为投保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。

2. 估值分析:

采用保守的方式对产险业务估值,8-10倍市盈率,2019年平安产险业务净利润228亿,保守估值1100-1368亿。

三、银行业务:

平安银行近年来在零售银行的转型策略上取得了巨大成功,已经成为仅次于招商银行的第二大零售银行,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。

1. 零售银行的转型:

平安银行将业务重心转向零售银行,并取得了显著成果,其零售业务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。

2. 估值分析:

历史数据显示,平安银行的股价波动均值为1PB左右,用2019年末3130亿净资产计算,中国平安持有平安银行58%股权,按净资产估值1815亿。目前平安银行总市值2500亿,按照市值计算,估值为1450亿。

四、科技板块:

近年来,中国平安一直倡导“科技赋能”,每年将营业收入的1%投入科研,科技业务成为其三大业务之一。平安科技业务总收入同比增长27.1%,旗下平安好医生总市值突破1000亿港币。

1. 科技投入:

平安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很大,并孵化了四家科技独角兽公司:陆金所、医保科技、金融壹账通、平安好医生。

2. 估值分析:

陆金所、医保科技按最近一轮投后估值,金融壹账通、平安好医生和众安在线按市值估值,科技板块合计估值1675亿。

五、信托业务:

信托行业平均20PE左右,采用保守的15倍PE,平安信托2019年净利润26亿,估值390亿。

六、证券业务:

利用PB估值法,行业平均PB 1.5倍左右,2019年平安证券归属母公司净资产316亿,以保守1.2倍PB计算,估值379亿。

结论:

综合六大业务板块的估值,中国平安总估值达1.64万亿-2.05万亿,而目前中国平安市值仅1.3万亿。即使考虑保守的估值方法,中国平安的估值依然对应每股股价89.4-111.7元,远高于目前股价。

中国平安面临的风险:

尽管中国平安的估值合理低估,但仍需关注其所面临的一些风险因素:

1. 利率下降超预期:

利率下降会影响投资收益率,对内含价值造成负面影响。平安需要通过提高权益投资比例来对冲该风险。

2. 国内经济景气度下降:

经济不景气会影响居民收入增长,进而影响保险需求。

3. 管理层变动:

管理层的变动可能会影响公司战略和运营。

4. 保险行业需求低于预期:

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,保险需求增速将会提高,但中国国情是否与国际经验一致还有待观察。

5. 竞争对手崛起:

友邦保险进入内地市场,将对国内保险公司构成挑战,但短期内难以撼动平安的地位。

6. 寿险新单销售受阻:

2019年平安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放缓,主要受困于代理人规模增长到达顶峰。

投资建议:

虽然中国平安面临一些风险,但其在保险行业中的龙头地位、强大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以及合理的估值,使其依然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。

常见问题解答:

Q1:中国平安的股价为什么没有明显上涨?

A1:除了疫情冲击之外,一些风险因素也影响了平安的股价表现,例如利率下降、经济景气度下降和管理层变动等。

Q2:中国平安的代理人渠道转型是否成功?

A2:平安的代理人渠道转型是一项长期任务,其成效还有待观察,但其决心和行动值得关注。

Q3:中国平安的科技板块发展前景如何?

A3:平安的科技投入已初见成效,其科技板块的未来发展值得期待,但其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还需要进一步验证。

Q4:中国平安的估值合理偏低,是否意味着其股价一定会上涨?

A4:估值低并不代表股价一定会上涨,仍需关注宏观经济环境、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自身经营情况。

Q5:中国平安的风险因素是否可以忽略?

A5: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,投资者需要对中国平安的风险因素进行深入了解,并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。

Q6:中国平安是否值得长期持有?

A6:作为保险行业的龙头企业,中国平安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,其估值也存在一定的安全边际,因此值得长期持有。

结论:

总而言之,中国平安的估值合理偏低,其业务板块拥有较高的增长潜力,但投资者需关注其所面临的风险因素。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,中国平安依然是一家值得长期投资的优质公司。

重要提示:

本文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请自行判断投资风险。